广西同志 » 情感事迹 » 台湾开始同性恋结婚登记?在古代,他差点封深爱的男人为皇后!
同性恋是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,
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行为模式。
有天,小编看到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:为什么发表反对同性恋的言论往往会招来一堆谩骂?
下面有一人回答:西方文化的侵袭,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。
小编笑了,想必这人答之前并没有翻阅过古籍,了解过我国那一大堆好男风的皇帝吧。
不知道不重要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科普我国历史悠久的男风史。
1
龙阳分桃 安陵之好
清代著名最佳辩手纪晓岚在《阅微草堂笔记》里记载:
杂说娈童始皇帝
娈童一词在南北朝时开始专门代指与男子发生性行为的年轻男子。
纪晓岚说这话的意思就是,这个男风起源的锅,就得号称中华三位祖宗之一的黄帝背!
从春秋战国开始,同性文化就已层出不穷。
小编先来说说这出出自《韩非子·说难》的男性剧场:分桃之爱。
主人公是这两位:一位卫灵公,卫国第二十八代君主。一位弥子瑕,卫国将军。书中惟妙惟肖地记载了他们一次出游:
这天,他们一起去果园郊游约会,弥子瑕尝了一口自己摘下的桃子特别甜,于是他就把剩下的都给了卫灵公。
卫灵公那叫一个感动啊:
爱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。
看着甜蜜,但卫灵公这个大渣男,当弥子瑕年老色衰,他就开始将眼光放到了其他男人身上。
为了给自己的始乱终弃找个合适的理由,卫灵公开始翻当年的旧账,痛骂弥子瑕:
你怎么回事!居然敢偷偷把我座驾开走,还拿自己吃过的剩下的桃子给我吃!
色衰爱弛,弥子瑕就这样被抛弃了。
对于如何解决色衰爱驰,就被抛弃的命运,下面这两位美男子就比弥子瑕有心得。
三国时期魏国阮籍有诗曰:
昔日繁华子,安陵与龙阳。
夭夭桃李花,灼灼有辉光。
诗中提到两位绚烂如桃花,散发出耀眼光芒的男主,正是中国正史上记载最有名的同性恋龙阳君和安陵君。
图左:《寻秦记》中盖鸣晖反串的龙阳君
在《战国策·魏策》的记载中,龙阳君不是啥正面的人物,作为魏安釐王的男宠他每天都要求魏王陪他睡,占有欲极强。
下属想要向君王进贡美人,龙阳君对此非常不高兴,他心里一直盘算着,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不被新人,拍死在沙滩上呢?
这天魏王带他去坐船出湖钓鱼,龙阳君一连串钓上来很多条鱼,而且还一条比一条大,心情大好。
龙阳君见此却很忧伤,甚至还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。
美人落泪,魏王怎能不心疼。他问龙阳君:你怎么了呀?怎么钓到这么多条鱼还不高兴呢?
龙阳君回答他说:
臣之始得鱼也,臣甚喜;
后得又益大,
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;
今以臣之凶恶,而为王拂枕席。
今朝大王宠爱我给我封了爵位,其他美人知道了一定也会想打扮得美美的来勾引你,攀附于你。
我一想到,自己会像最初钓到的鱼一样被扔掉,就忍不住的难过。你说我能不哭吗?
龙阳君哭哭啼啼的一番话,让魏王立马向全国下令:谁再和我说哪个人漂亮的,我就诛他九族。
你瞧,这龙阳君的恋爱段位极高吧。
另一位美男子,是魏昭王之弟。这位仁兄在他还没封地之时,就颇受楚共王的宠爱。
这位美男子得到一位门客的大力支持。门客找到他,语重心长劝说:
美是靠不住的,要不想哪天睡的席子还没破就被赶出宫去,你得和楚共王建立长期的信任啊。
这位门客正是那曾在大殿之上说出狐假虎威典故的江乙。高端玩家的话肯定要听啊,美男子闻此,一直寻找表忠心的机会。
这不,机会就来了。
那天楚共王浩浩荡荡带着一群人打着猎呢,突然楚共王抬头仰望45°角的天空,湿红了眼眶感慨:
乐矣,今日之游也。
寡人万岁千秋之后,谁与乐此矣?
美男子正愁着逮不到机会,没想到楚共王先抛梗,他立马就接上:
臣入则编席,出则陪乘。
大王万岁千秋之后,愿得以身试黄泉,
蓐蝼蚁,又何如得此乐而乐之。
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:You jump!I jump!
楚共王大悦,立刻封了这位美男子。这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安陵君。
2
断袖之恋
春秋战国时代同性恋的“个案”就已经很多了,没想到汉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或许是基因遗传,男女通吃是每个汉代皇帝的标配。
刘邦男宠名籍孺,倒没有留下什么事迹。刘邦儿子刘盈男宠众多,也独闳孺在记载上留下了个名。
汉文帝刘恒,是汉帝中最节俭的一个。不过对待自己的男宠,那可真是下得去手!
史书上记载的文帝男宠有三人:赵谈、北宫伯子、邓通。三人之中最出名的就是邓通。
汉代流行看相,汉文帝不免跟跟风。他找来了一个实力超群的相士,来帮自己和男宠邓通看看相。
这相士捋捋胡须,预言道:邓通的富贵只是暂时的,最后还是会被饿死。
邓通一听就受不了,直跟汉文帝哭穷,你看看连相士都说了,以后我就没钱买包包了,你赶紧趁现在给我多买几个。
汉文帝也是土豪一个,直接送了一座邓通老家的铜山给他,让他随意开采铸造铜钱。邓氏家族,一夜之间富可敌国。
但是好景不长,文帝重病,身上满是脓包。身为男宠,邓通亲自用嘴帮文帝吸出脓血,这画面……难以想象。
俗话说的好啊,久病床前无孝子,很快,邓通也不想伺候了,想把太子也拉下水。
太子入问病,
文帝使唶痈,唶痈而色难之。
已而闻邓通常为帝唶吮之,
心惭,由此怨通矣。
谁知这一做法,让太子非常不悦。于是文帝一命呜呼之后,太子一上位就没收了邓通所有财产并将其革职罢官。
一夜之间,邓通身无分文,最后真的应了那位相士的神预言,饿死了。
西汉另一个有名的同性故事,出自西汉最后一个皇帝汉哀帝和男宠董贤。
那天董贤枕着汉哀帝的衣袖睡着了,汉哀帝不舍得吵醒他,就割断了自己的袖子让董贤好好睡。这就是“断袖”的由来。
不过这董贤也不是一般人,据《汉书·佞幸传》记载:
昭仪及贤与妻旦夕上下,并侍左右。
董贤一人得宠有愧于心,就默许了自己的妹妹和妻子一起侍奉汉哀帝。
只能感叹一句:贵圈真乱。
3
身是公身也
时间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,这个时期继承了汉朝的男风,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。甚至在野史中,还记载了一位差点成为皇后的男宠,这就是韩子高。
韩子高出身卑贱,家里世代以做鞋为生。《陈书·韩子高》中说其“容貌美丽,状似妇人”。
这韩子高美到啥程度?
据说陈文帝陈茜对他一见钟情,还亲自赐名“子高”。据说就连杀人如麻的士兵,看到了他都会被迷得扔下刀刃。
网络古装大电影《韩子高》里的韩子高
据野史记载,韩子高“性恭谨,勤于侍奉”,这让陈茜十分中意,两人甜甜蜜蜜,整日蜜里调油。
明代正职八卦编剧,副业知县的剧作家冯梦龙曾在《情史》一书中描述过两人相处的一个故事:
茜颇伟于器,子高不胜,啮被,被尽裂。
茜欲且止,曰:“得无创巨汝邪?”
子高曰:“身是公身也,死耳,亦安敢爱?”
茜益爱怜之。
尺度之大,大家就随意感受一下吧,小编很羞涩不是很好意思翻译。
作为皇帝,陈茜还懂得玩点小情趣。据说,他常常作诗给陈子高,比如这首:
昔闻周小史,今歌白下童。
玉尘手不别,羊车市若空。
谁愁两雄并,金貂应让侬。
还有更猛的,陈茜许诺韩子高:
人曰吾有帝王相,审尔,
当册汝为后,但恐同性致嫌尔。
然而事不如人愿。公元559年,陈茜继位为陈文帝,然而韩子高却没能成为皇后。但是他官居右卫将军,散骑常侍,封文招县子。
男宠的命运极其相似,陈茜死后,韩子高反而被诬谋反获罪身死,年仅三十岁。
4
甘心欲为王郎死
明清时期,同性恋文人就更多了。
许多名士撰文歌颂同性恋,或有些自己就是同性恋。
如晚明文人张岱在《自为墓志铭》中自谓:
少为纨绔子弟,极爱繁华。
好精舍,好美婢,好娈童。
直接坦坦荡荡告诉世人:年轻时,我就好那一口。
清代时流行优伶文化。才子们都爱台上那唱着小曲的男男女女。更有数辈才人,陷入伶人不可自拔。
比如清初著名的诗人、画家吴梅村曾作一首《王郎曲》,王郎指的就是清初的昆曲名旦王稼。注意,这可是个男的!
吴梅村这样感叹,当时王郎的受欢迎程度:
五陵侠少豪华子,甘心欲为王郎死。
郑板桥画像
不仅吹男色,而且还好男色。著名诗人郑板桥在《板桥自叙》中,大胆承认自己是同性恋:
又好色,尤多余桃口齿,及椒风弄儿之戏。
其实纵观几千年的男风史,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爱好男风者,大多是王公贵族,有身份有地位之人。
大多数都是把同性爱人当做男宠,男妓,真爱是少之又少。历史上有名的男宠,下场极其惨烈。
另一方面,“好男风”在中国传统思想看来,是离经叛道之举。这些同性恋情,从未获得足够的尊重。
甚至到了现在,谈“同性”色变,甚至有主流的教材,公然将同性恋当作一种病,堂而皇之地在大学教堂公然贬低!
小编想,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真爱的权利。
同性恋不是病!
此文由山水情画编辑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