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同志 » 同志生活 » 有钱等基友去面试时被问:你现在有bf吗?
这篇文章,可能没有突出的主题,仅仅是向大家描述下澈澈近两个周的工作情况,但是其中,也会穿插一些我的收获和感想。
大家知道,澈澈三年前硕士毕业后,一直没有找工作。
三年的时间里,做了事,旅了游,赚了钱。
澈澈之所以决定上班,主要是3个原因。
第一,我需要多开辟一个系统。
记不记得澈澈之前在《真正有钱的基友才不会8:00起床去上班呢!》文章中写的系统观问题,由于今年其中的一个系统已经接近尾声,所以澈澈必须要快速开辟一个新的赚钱系统补上,而且这个系统还要相对稳定,收益相对较高。
是的,在财富观的问题上,澈澈是那种只开源不节流的人。
澈澈必须要保证自己有三个相互独立的收入渠道,才会觉得安全的人。
第二,澈澈需要开拓眼界。
一年的自由职业者,澈澈觉得自己时间利用率也不高。
更让我有危机感的是,觉得自己的视野越来越狭窄。
每次在公号发文,都是粉丝们的一篇“澈澈好厉害,澈澈好优秀”的赞美声,甚至一篇广告软文发出去都会收获粉丝的掌声。
但是你们知道嘛,这种声音越大,我越会恐慌,越会担心自我膨胀,因为这些肯定和溢美之词是建立于虚拟的网络上。
我迫切地想在现实的组织里看到,有很多人比我厉害太多,有很多人比我努力太多。(现在公司的董事长和CEO的满足了我这个需求)
下面开始讲找工作的经历。
澈澈一生只面试了四次。
第一次是读研时面试腾讯,两天后顺利拿到了Offer。
第二次是两个周前去了杭州一家不错的互联网公司。
HR前一天晚上打来电话,招聘情感专栏的编辑,和我沟通后希望我第二天去该公司和她面聊。
澈澈穿着随意地就去了,去了后才发现原来是很正规的面试。
和HR小姑娘交流,我非常直白地表达出我的诉求:我不想做情感类的编辑。因为【李澈学长】也是偏情感类的公号,重复同样领域的产出,澈澈觉得自己以后的职业风险会很高。
HR聊完后,把我直接带给了媒体部的老大,让我和老大聊。
媒体部的老大,是一个比我年轻2岁的小伙子,问了几个专业上的问题后,开始商讨我的职位。
对方说,公司对公众号【李澈学长】非常感兴趣,希望能扶持我的IP。公司砸钱砸资源扶持我的个人品牌,待遇是底薪加提成。但是公司没有这样的职位,需要部门老大向副总申请。
快结束的时候,媒体部的老大问澈澈有没有男朋友,还说希望我以后不会因为有男朋友而变动工作。
从公司出来的时候,澈澈就感受到,现在的大环境真的在改善。
稍微年轻化一点的公司,对于性少数的包容性真的很强。
回家的路上HR还给我发信息,告诉我老大很直率地问我有没有男友,希望我不要介意,他们很包容性少数的。同时告诉我,公司打算给我特设一个岗位,扶持我的IP。
但有个条件,需要我把公号迁移到公司。
那澈澈就不同意了。
虽然对方说【李澈学长】和我个人分不开,以后的变数鬼知道呢?
如若一天【李澈学长】公号真的很火爆,公司把我炒鱿鱼了,我能怎么办?我又不可能一个一个去给粉丝说【李澈学长】的公众号已经不是李澈本人的了。
一个来杭着旅游的小伙伴们给澈澈发来的,什么鬼!
第三次面试是一个创投类公司。
去面试的时候,能够感觉出来,HR小姐姐并没有把我太当一回事。
把我的简历递给了公司合伙人,公司合伙人看了后,觉得可以跳过试用期,直接入职。
准备离开的时候,公司的董事长来了。
HR问董事长(以下简称C总),要不要和我聊几句?
C总面无表情地说:“XX看了吗?他觉得OK就行。”
C总离开时,顺手拿了份我的简历往自己办公室走去。
还没抵达办公室,C总返回。
他看着我的简历,问了我简单的几个问题,然后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,说有些问题想和我私聊。
房间里。
C总开门见山地说:“李澈你好,我想问你一个问题,你对于自己的同志身份是已经完全公开了吗?”
我还没回答。
C总又说:“在你回答我之前,我要表明我的态度。我是从广电出来的,我的身边有很多性取向和你一样的朋友,男生女生都有,我们关系很好。所以我想告诉你,对于同志群体,我没有一点别样的看法。”
我的回答是:“我没有完全公开,并不是因为我担心别人怎么看,只是对某些人某些场合没必要讨论我的性取向。比如在工作场合,我需要别人关注的是我的产出和效益,而不是我的个人问题。对于那种彼此都认为不会深交的人,更没必要去说我的私事。但是有一点,如果有人问起,我不会隐瞒,更不会欺骗。”
澈澈接着说:“也许你不会相信,我从初中开始,都没有刻意隐藏自己喜欢男生的事实。也许是我幸运,周围的人足够包容;也许是我内心强大,不太在意无关人的看法。我的同学、朋友、老师都知道是gay,但是我却没有因为自己喜欢同性,感受到任何压力或者歧视,真的是一点点都没有。”
其实当时我还有句话没说:“C总,反倒是我经常歧视别人。比如智商低下,不求上进之人。”
C总问我:“为什么没有想过在同志群体深耕,朝着公益或同志经济的方向发展?”
我如实回答:“不希望自己的视野被狭窄化,我想接触不同的领域。”
接下来的时间,就专业问题和C总交流。
我问了公司目前的架构、核心的盈利模式、员工培训、以及未来的布局。
聊了近两个小时,C总最后送我出门,并邀请我当天下午和他一起去见阿里的一个高管,学点东西。
出来的时候,HR很惊讶,问我怎么还没走,我默默地笑了下。
后来我才得知:C总的时间成本很高,每天睡4个小时左右,和任何人沟通非常注重效率。
之前HR推人给他面试,对方等了半个小时。他聊了3句话,就让对方离开了。
当天下午,去了一家文化创意公司进行人生的第四次面试。
副总裁直接面。
之前这家公司的HR在电话和我沟通后,说我这样的人不需要太多环节,直接和副总沟通。我问对方这样会不会违反面试流程。
HR回答说:“不会的,像你这样的人可以省掉很多环节······”
在见这家公司的副总之前,有一个小哥哥也在等面试。
我私下想验证HR的话,留心问了一下他之前面了几次?
小哥哥回答:电话上沟通好后直接和副总面。
不出我所料,来这家公司面试的人都是直接和副总面,所以并不是我多么牛而特殊化。
也就是说,HR欺骗了我。
这让澈澈很不爽。
后来见了副总,比我略长几岁的帅小伙。
聊了几句后我开始发问,问对方业务的核心模式是什么?
帅气的副总回答:“我们公司和其他公司不一样。其他公司是给员工安排任务,我们这里是你想做什么,公司给你提供······”
我TM今天下午想和马云单独共进晚餐,你能提供吗?
我再次追问公司核心模式和其他板块的具体业务是什么?
副总回答:“这些问题不是你需要考虑的。你需要考虑的是自己能做什么。等你进了公司。感兴趣的话,可以再慢慢了解公司的其他内容。”
我TM连你公司的核心盈利模式都搞不清楚,我就进你的公司?
找工作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这家公司的盈利模式,说直白点,赚钱方法自己是否认同?
谈话进行了5分钟,小副总问我如果进入公司后想做什么?
我说这个问题需要考虑下我再回答。
副总说:“没事,不用紧张,你慢慢想。”
然后停了两三分钟。
我说:“不好意思你误会了,我说的我需要考虑,不是坐在这里考虑,而是回家考虑。”
副总非常尴尬。
其实当时我心里想不会再考虑这家公司了。
其实,通过这几次面试,澈澈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:
不管怎么样,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有价值的人,让自己成为自带资源的人。
很多人在一个平台上,看上去金光闪闪,其实那不是你牛,而是你所在的平台牛。
离开了平台,你什么都不是。
我有一个娱乐圈的朋友,告诉我在娱乐圈里,其实最牛逼的女星不是什么赵丽颖啊、关晓彤这些。这些流量小花都是依靠公司。
真正牛逼的,是赵薇、范冰冰这些自带资源的女星。
要么向赵薇一样带资进组,要么向范冰冰一样自带大牌。
这些东西,就是一个人的IP。
澈澈对自己要求,就是无论自己离开任何一家公司,离开任何一个平台,通过自己的产出,都能生存的下来,而且不仅是生存,还要生活的很不错。
今天先和大家写到这里,
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,我和CEO聊,如何把自己公司原本给我的底薪,活生生地被澈澈提高了一倍。
澈澈已经入职。
公司为了我设了新部门,我是部门负责人,并且也给我配了助理。
压力很大,但是自己成长的速度也很快。
澈澈却觉得,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被取代。
不管怎么样,还是记住那句话,让自己值钱。
此文由山水情画编辑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